2025年,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全市“发展优势提升年”工作主题,以“监管质效提升年”为全年工作主线,充分发挥改革创新的牵引性作用,深入实施“七大工程”2.0版,全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切实保障高水平安全,着力打造高素质队伍,为加快推进“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张家港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实施质量强链“筑基”工程
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县(区、镇)”为主抓手,充分发挥质量在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建圈强链、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质量竞争力。
1.加快平台载体建设。有序推进生物医药、半导体等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质量基础设施配套。稳步推进长三角纺织行业质量提升和高端医疗器械小微企业认证提升两项省级试点,力争年内完成验收。开展氢能、半导体等新兴领域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带动上下游开展质量技术联合攻关,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联动提升。
2.促进标准提档升级。发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家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创新主体作用,布局氢能领域标准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产业科技创新和标准化布局联动机制。深化国际标准交流合作,跟踪服务好在研标准研发进展,推动先进技术、优势产业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
3.接续发力品牌攀峰。力争实现质量信用AA级以上企业认定不少于4家,江苏精品、苏州制造等各类品牌认证产品不少于8个。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遴选一批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典型案例,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二、实施知识产权“培优”工程
聚焦全市“4+4”产业链,以产业链龙头企业为牵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和成果转化,打造一批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标杆企业,带动全市知识产权水平整体提升。
1.加快创新步伐。围绕各板块产业布局特点,做精做优分类培育导航图,提升创新主体硬实力。深入推进发明专利攀升计划,突出高价值专利培育,推动专利产出质量与规模提级跃升。
2.壮大创新梯队。聚焦专利产业化工作主线,深入推进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持续完善入库培育、梯队建设、动态管理为一体的知识产权强企培育体系,打造一批拥有知识产权优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强企。
3.优化创新生态。紧密对接霍尼韦尔高新材料等生产研发一体化基地,加速外企发明专利落地产出。加快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张家港分中心落地运行,扎实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国家级试点,整合特派员工作站、知识产权工作站等服务载体,进一步优化海外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服务模式,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做实知识产权全链优护、协同守护、即时保护。
三、实施食品安全“双优”工程
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优化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机制,提高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能力,积极助力地方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1.综合治理效能更优。深入推进“智慧食堂”“阳光配送”等数字化项目,对4家高考考点食堂升级AI探头+物联网+智慧预警系统,打通18家食材配送单位供应链上下游数据库,打造“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版,形成“可监控、可抓拍、可识别、可分析、可预警、可闭环”的智能化监管系统,有效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建立并落实学校食堂市场监管干部陪餐制度,推动形成全过程、嵌入式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2.服务保障举措更优。在“触发+穿透式”技术帮扶的基础上,深化“信用监管+数字赋能”双轮驱动,帮助重点食品生产企业消除风险隐患。开展小微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充分整合各方资源要素,探索建立区域“共享检验室”,支持企业通过ISO22000等质量安全管理认证体系,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效能。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引荐地产名特优食品进入山姆超市、盒马鲜生等知名商超供应链,全力推动食品产业提档升级。
四、实施特种设备“保零”工程
以安全生产“六化”建设为统领,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巩固“零事故、零亡人”的良好态势。
1.聚焦重点领域。加强高风险和薄弱环节监管,突出做好医疗机构、涉危化特种设备重点类别风险评估和排查整治,切实消除使用端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风险。
2.压实责任链条。抓牢“关键少数”,依托特种设备安全智慧服务平台,数字化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要求,“一企一策”抓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投入、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等各项规定。
3.创新监管方式。扩面推进智慧叉车全生命周期监管模式,全力压降无证作业、违规作业等严重事故隐患。分级分类推进智慧电梯建设,严厉打击挂靠、转包、虚假维保、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维保等违规行为。以村镇工业集中区、民营经济产业园为重点,延伸开展无人机远程特种设备作业监管。
五、实施药械安全“放心”工程
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药品安全协调机制,严防严管严控药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用械安全有效。
1.加大使用环节监管力度。常态化开展医疗机构“综合查一次”工作。严格疫苗储运接种、特殊管理类药品、冷藏冷冻药械、急救类医疗器械等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监管,持续推进零售药店标准化建设和执业药师专项整治,开展药品零售企业信用评级联合惩戒。
2.严控生产环节质量风险。推进纯一类器械生产企业全覆盖现场指导,打造生产质量管理示范点。探索医疗器械备案人委托生产智慧化监管,推进一类产品备案与监管无缝衔接,严格排查质量管理体系严重缺陷,确保不发生医疗器械生产源头性质量事故。
六、实施监管执法“提效”工程
树牢执法为民、宽严相济理念,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1.持续深化公平竞争治理。立足服务,有序开展政府出台重大政策措施会同审查,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关口前移,靠前服务对外合作和产业招商项目。
2.加大民生领域整治力度。全面推行电子计价秤“一秤一码”监管,统筹推进民生领域“铁拳”行动,坚决打击假冒伪劣、消费欺诈等突出问题。
3.着力营造更优消费环境。深化“市监蓝”人民调解员消费维权工作机制,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协同效应,进一步推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推动线下购物无理由退货创新实践提质扩面,发展壮大一批放心消费示范单位。高标准完成兆丰菜场、香山农批市场改造提升项目。
4.提升监管执法规范化水平。持续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方式,进一步压降涉企检查频次,打造“信用+”风险分类工作样板区。全面实施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5.0版清单,积极引导和督促企业诚信守法经营。
七、实施党建先锋“领航”工程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从严从实抓行风、固基础、提效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1.严肃政治生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用好“第一议题”、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载体平台和学习机制,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确保市场监管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2.建强战斗堡垒。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暨市享”党建品牌效应,深入推进党建标识化、项目化,积极构建“一核引领、多元融合”的党建格局。
3.持续正风肃纪。全面加强党性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从严落实“一岗双责”,始终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杆,进一步强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内在自觉。
4.打造过硬队伍。树立“改革开路,创新破题”的鲜明导向,持续推进“揭榜挂帅”工作机制,全面提高骨干力量的专业素质和履职能力,引导激励中国竞彩网_明升体育-【唯一app官网】:市场监管干部积极参与重大任务攻关。